交换性铝是酸性土壤中常见的交换性阳离子,是土壤交换性酸度和土壤pH值的决定因素,是一种对植物有害的土壤酸形态。由其引起的铝毒是酸性土壤中作物生长的主要限制因素,是森林大面积退化的重要原因,也是土壤中各种形态铝转化的重要环节。定量分析和检测交换性铝含量对预测植物铝毒害和制定土壤防治措施具有重要意义。交换性铝的检测分析方法主要有氯化钾交换中和滴定法、原子光谱法、流动分析仪法及光度法等。
目前常用的测定土壤交换性铝的光度方法有铝试剂法、羊毛铬菁R比色法、8-羟基喹啉法等。为了准确、高效地检测土壤中交换性铝的含量,探索一种合适的检测方法。比较分析了氯化钾交换中和滴定法、铝试剂法和羊毛铬菁R比色法测定交换性铝的差异、精密度、准确度和适用性。结果表明,三种方法测定的交换性铝无显著差异。
方法测定土壤交换性酸度(包括氢离子和铝离子)的方法很多,包括氢氧化钙法、乙酸钡法、氯化钡-三乙醇胺法、乙酸铵法和氯化钾法。前四种交换剂为pH缓冲溶液,它们的测定值随着缓冲溶液pH值的增加而有增加的趋势。这些交换剂测得的结果不仅是可交换酸(负电荷导致的酸性),而且氯化钾交换剂是中性盐溶液,不与水解酸反应。交换性酸度是用它处理土样时测得的结果。氯化钾法有两种交换方式:平衡萃取和浸出交换。由于土壤类型的不同,平衡提取法测得的结果大多偏低。淋溶法适用于所有酸性土壤,相对偏差在5%以下。
土壤酸化是伴随土壤形成和发育的自然过程,酸化引起的铝毒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铝是地壳中含量丰富的元素之一,也是土壤无机矿物的主要元素。其丰度为82.3g·kg-1。土壤pH主要取决于交换性酸的多少,交换性酸大部分是交换性铝,所以交换性铝与土壤pH关系密切,土壤酸度主要决定土壤交换性铝的含量,土壤交换性铝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土壤的pH。